当前位置:首页>名医理事会

乙肝并没有想象中可怕,乙肝患者更不是“洪水猛兽”!

发布时间:2023-07-03 17:31:07 | 来源:本站

乙肝,在我国几乎人人皆知的传染病。

过去,由于社会对乙肝的认识并不深,因此很多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、乙肝患者视为“洪水猛兽”。然而,时至今日仍有部分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带“有色眼镜”,而歧视似乎没有随医学的进步而逐渐消退……


乙肝并没有想象中可怕,乙肝患者更不是“洪水猛兽”!


乙肝可怕吗?可怕!

什么是乙肝?乙肝,即乙型肝炎,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,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,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。

慢性乙型肝炎,通常是指即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,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和(或)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。慢性乙肝患者早期症状较轻,可反复出现乏力、头晕、食欲减退等症状;随着病情加重,可能出现肝掌、蜘蛛痣、肝脾肿大等症状。当病情严重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时,还会出现相应的肝功严重损害的症状。

数据显示,约10%-30%的慢性乙肝经过5-10年后可发展成肝硬化,而在这些肝硬化患者中又有5%-10%经过至少5-10年后可发展成肝癌。

香港时代医疗表示,乙肝不是感染乙肝病毒就会即时发作的疾病,从携带发展到肝炎至少有10-20年,更别说是发展成肝硬化、肝癌。因此,大部分情况都是乙肝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不重视定期筛查、不注意日常生活习惯、不按时服药控制等,而导致乙肝发展成肝硬化、肝癌,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及成本。

乙肝可怕吗?乙肝并没有想象中可怕!

一般来说,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,会将自己的遗传信息cccDNA存储在肝细胞的细胞核中,因此即使将细胞外的病毒全部消灭,存储在肝细胞中的cccDNA仍可以继续担负传宗接代的任务。

也就是说,乙肝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。

话虽如此,但成年人拥有完善的免疫系统,即使感染乙肝病毒,免疫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都可以将体内的乙肝病毒进行全面的清除,并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。换句话说,相比起成年人,免疫系统尚未完善的人群才是防治乙肝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
据数据统计:

5岁以上乙肝病毒携带者仅有5%~10%发展成慢性乙肝;

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会有25%~30%的概率发展成乙肝;

产前12周到产后一周内,幼儿感染乙肝病毒,90%的概率会发展成慢性乙肝。

香港时代医疗提醒,要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,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是重中之重!

一般来说,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需要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,其后按照0-1-6的乙肝疫苗接种程序,以最大程度保障日后不会患上乙肝。

另外,像是医务人员、幼托机构工作人员、器官移植接受者、经常接受输血或者血液制品人士、免疫功能低下的人、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、有多个性伴侣者、静脉注射毒品人群等乙肝高危人群,应定期进行乙肝检查;若发现体内乙肝抗体不足10国际单位/毫升,需要及时补种乙肝疫苗,减少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。

乙肝可怕吗?乙肝患者并不是“洪水猛兽”!

作为一种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,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:

① 母婴传播:最常见且最难以避免的乙肝传播途径,我国约有30%-50%的乙肝患者都是母婴传播所致。

② 血液传播:健康人误被输入乙肝病人的血液和血液制品,引起输血后乙肝发生。

③ 医源性传播: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,给乙肝患者使用后重复给健康人使用,引起感染。

④ 性传播:乙肝病毒性传染属于体液传播一种,如果接吻时双方口唇黏膜有破损,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。

⑤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:长期与乙肝病人生活,且皮肤黏膜受到损害,有可能会因为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而受到感染。父婴传播也是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的一种。

至于日常生活中的共餐、共住宿舍、拥抱、接吻等一般都不会传染。

原因是乙肝病毒是一种只喜欢肝细胞的病毒,它没有办法进入口腔、食道和胃肠道的细胞,人体消化道里也缺少病毒生长繁殖所需的物质。因此,吃进去的乙肝病毒会被胃酸杀死,随着粪便排除。

至于接吻,如果对方牙齿和口腔没有黏膜破损或口腔溃疡导致的出血,一般也是不会传染的。即便它们偷溜进了血液,数量也微乎其微;再者,正如刚才所说,成年人的免疫系统是可以清除病毒的,那就更加不用过分担心。

最后,很多乙肝妈妈可能会担心病毒会通过胎盘或母乳传染给宝宝。对此,香港时代医疗表示,乙肝妈妈无论采取哪种分娩方式,宝宝出生后都要接受乙肝强制免疫,以最大限度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。另外,宝宝在出生后只要接受正规的乙肝免疫接种,都可以接受乙肝妈妈的母乳且无需检测乳汁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。(有关乙肝妈妈备孕、怀孕、喂养等具体事宜,建议咨询医生意见)

 

疫苗.jpg




上一条:翟学礼团队 培训中医健康技术 助力中医药人才建设
下一条:特别报道我国乙肝治疗中医--陈安芬